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充满想象。
想象的场景可以是这样的: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传感器被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这些传感器来自可穿戴、医疗终端,甚至可能是一些可以植入体内的设备。传感器会持续监测人的健康状况,并把相应数据源源不断传输到云端,再进行分析。
除了部署更多的传感器技术,并支持更强的分析能力外,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病人与医生、护士、保健师、营养师之间都可以通过一种新型实时的沟通机制分享信息。一旦病人有问题发生,上述角色之间就可以立即建立起沟通,来解决问题。
从技术可能性的角度来看,这些想象在未来必将不会仅停留于想象。但在当下,大数据医疗还有更基础的工作需要完成——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医患之间的数据均还在面临不同程度地采集、连接过程中。
微信在广州的试水,某种程度上就是承担着这些数据“最后一公里”连接的角色。11月25日,微信团队携手广州市卫生局启动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服务,并宣布“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服务号正式启用。
“最后一公里”连接
目前,通过“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实现广州市60家医院的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微信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在微信平台上我们可以实现一分钟挂号。”微信开放平台总经理范帷表示,“广州市健康通”是继电脑挂号、APP挂号、电话挂号之后的又一新的挂号平台。具体流程为:关注“广州健康通”微信公众号之后,点击“挂号”版块,可以依次选择挂号医院、挂号科室、挂号医生、就诊日期,完成挂号。
挂号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支付。范帷表示,患者到医院就诊,涉及诊金支付、检验报告查询等,之前是拿着单去排队缴费,做完检查又去找医生。“广州市健康通”实现了诊金支付的打通和检查报告数据的打通。这样一来,患者在医院就不需要过多的等候。
“使用这样的服务为患者在诊疗中平均节省了3.5小时。”范帷表示,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为例,该院自今年7月上线试运营后,在三个月内实现了1.2万单/月的数据,并打通了医保环节。
作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最集中地区,去年广州市各级医疗
卫生机构就诊总量达到1.3亿人次。很显然,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方便快捷的预约挂号服务,缓解预约挂号和相关的服务,缓解看病难的社会问题,是广州医改任务的重要内容。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系统2012年3月正式上线,实现了所有的市属医在一个平台上的目标。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陈怡霓表示,两年多来随着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逐步完善,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的能力逐步在提升,联网医院有50家大型医院,服务总量超过了300万人次。
陈怡霓认为,“广州健康通”预约挂号,是电话、网站等挂号途径的有效补充,同时也具有更多特点,比如说,跟电话预约相比,“广州健康通”的信息更加直观,使用者没必要去等候语音服务,能实现全程自助预约,还可以预缴挂号费;跟网上预约相比,由于手机具有随身携带的特点,预约挂号就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很显然,微信所具有的用户渗透率高、实时在线等特点,令其在医疗数据的连接中能够承担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角色,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
微信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目前已有21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微信支付结算功能。未来,随着微信智慧医疗体系的深入拓展,微信还会深入到危急值提醒、轮值通知、护士排班、会诊等医疗流程管理,及通讯录、院内通知、员工点餐、院长日报、医疗设备报修、财务审批等医院内部办公自动化流程管理中,成为医疗卫生管理移动化的重要平台。
很显然,用微信连接医疗大数据是腾讯“互联网连接器”战略的落地内容之一。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此前于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表示,腾讯将专注于做互联网的连接器,“腾讯的优势是在通讯、社交大平台上,现在整个战略是回归本质,做互联网的连接器,不仅把人连接起来,还要把服务和设备连接起来”。
医疗大数据的起点
“通过这一公众号实现的广州市健康档案管理,是未来医疗大数据的重要起点。”范帷表示,“广州健康通”的平台统一管理,可以实现所有的健康数据的查询和管理,比如说
高血压寻访,在寻访的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实时查询,未来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的时候,这些数据都可以被利用起来。
范帷表示,微信覆盖了广州市82%的常住人口,依托于统一的管理平台在健康数据的管理方面打下的基础,未来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将会值得期待。
IDC近日发布的一项最新垂直行业简报显示,医疗行业在数字世界中占比显著,数据量每年以48%的速度增长,是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医疗行业需要为即将到来的趋势做好准备,对云、大数据、移动和社交大趋势加以关注,利用IT实施合规性、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IDC认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