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千年药乡”陇西,扬子江药业集团与陇西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第九届健康中国医药连锁发展论坛(和熙论坛),被邀请出席论坛的有全国头部医药连锁企业负责人,包括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高济医疗总裁牛和义等。在这场论坛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01-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期利好是大趋势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战略机遇期。8月24日,第九届健康中国医药连锁发展论坛(和熙论坛)与第四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甘肃陇西同期举办。这场论坛邀请了全国头部医药连锁企业负责人出席,将中药上中下游产业链串联了起来。第九届健康中国医药连锁发展论坛开幕在论坛上,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表示,在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扬子江药业集团坚守医药主业,全面推进中药、化药和生物药“三药并举”战略,坚持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致辞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游原产地种植标准的提升、药材品质和产量的稳定;也离不开中游医药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亦离不开下游医院、零售等终端渠道科学使用合理推广,共同促进中药产品、服务可及性的提升。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3月份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是“十四五”时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回看中医药利好政策——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开始实施,从审评审批、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等方面给予了中医药相关规定和法律保障。随后,各项配套制度日趋完善,进一步健全了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但也应看到,中医药发展迎来长期利好机遇的同时,中医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不容忽视,传承创新有待各方持续做出努力……此外,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药研发技术创新等领域也面临不少挑战。-02-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头部企业的探索与实践我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不仅需要传承经典,更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思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针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痛点与挑战,扬子江药业集团也在实践中探索着其作为国内头部医药工业企业的发展路径。全链条严控中药质量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药质量愈加重要。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围绕中药种植、生产、使用全过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提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扬子江药业集团加强全链条质量管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质量链,为保证药材质量,加大道地药材全国布局,从源头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先后在甘肃酒泉、定西开展了板蓝根、党参、当归种植,总面积达1万余亩,在福建福鼎建立了栀子标准化种植基地、在内蒙古固阳建立了有机黄芪标准化种植基地、在江西荣山建立了灯心草标准化种植基地、在重庆铜梁建立了佛手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多方互利共赢。黄芪(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为提升药品品质,扬子江药业集团大力推行智能制造模式,促进自动化设备、智能化软件与集成化系统深度融合。旗下江苏龙凤堂中药产业园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传统中药生产工艺,在智能制造上取得亮眼成绩,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实现中药材来源可查、质量可控、去向可追。在种源、种植、采收、加工、运输等环节严格按规范执行,确保全过程可溯源。并且积极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工厂,已有多家工厂获评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加快中药新药转化《“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加强中药监管技术支撑,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改革创新中药监管政策。其中,鼓励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备受市场关注。医疗机构拥有大量有效的临床经验方和医院制剂资源,但这些独特诊疗资源和优势并未大范围充分发挥。相关中药专家认为,国内中药企业的创新表现之一就是结合企业的产品线对具有临床价值的中药复方新药,如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院士等经验方及医院制剂的开发,以丰富产品管线,不断满足临床需求。扬子江药业集团获转让“健脾清化方”从扬子江药业集团中医药落子布局的过往脉络来看,挖掘传统中医药宝库,开发名医名方,是其中药发展的一大特色。除了与董建华院士合作开发胃病知名中成药胃苏颗粒、荜铃胃痛颗粒外,扬子江药业集团还依托晁恩祥、方鹤松、张珍玉、高鹏翔、兰金初等国医大师和知名中医的临床验方,相继开发出了百乐眠胶囊、双花百合片、苏黄止咳胶囊、香芍颗粒、神曲消食口服液等20多个独家中药品种。有行业分析指出,源于院内制剂、经典名方、临床经验方转化而来的中成药,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基础,医生也比较认可,上市后的市场推广及销售往往比较顺利,也有望作为中药新药进入医保。此外,扬子江药业也有200多个中药饮片品种在销,其中超100个品种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打通中药重要终端渠道多年来,中药产品在终端市场销售始终保持良好趋势,市场潜力巨大。《“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与相关业态持续融合发展。目前,中药产品已得到越来越多终端药店的重视,成为药店新业态。究其原因,一方面,在医保政策趋严的宏观环境下,随着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系列政策的实施,以及智能时代的消费习惯的转变,药店对产品品类和服务升级有了新需求;另一方面,新冠疫情暴发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疗效的认同得到提升,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也更高。在这样的市场需求环境下,中医药成为了药店销售的新突破口,零售药店也成为了中药产品重要的终端销售渠道之一。截至2023年5月,中康数据显示,全国药店总数达到64万家。与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2年统计年度数据相比,增幅2.7%。头部知名连锁药店的门店总数超过1万家不在少数。终端市场的增长,为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增量空间。为更好地协同发展,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以打造和熙论坛为抓手,持续为全国性医药连锁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联系互动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形成更加稳定、紧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对于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据悉,和熙论坛至今已举办九届。本次论坛旨在携手中药产业上中下游,基于政策内外市场的不同打法,聚焦医药连锁领域中药产品市场的热点、难点、痛点,在中医药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思维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第九届中国医药连锁发展论坛现场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已形成了涉及消化、呼吸、肿瘤、妇科、儿科等多治疗领域的中药产品矩阵。同时,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依托中药材资源和研发优势,加快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在满足健康管理需求从治病向预防转变的同时,通过增量驱动和创新发展,不断升级多方零售场景与合作模式,以期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未来,在国家长期的利好政策下,处方外流大趋势渐成,中药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协作将变得更加频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药及相关大健康品类作为终端营销布局的优势品类将愈加重要,有望成为药店的新增长点。这对于增强产业链韧性、促进产业循环更加畅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来源:赛柏蓝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业内都在猜测究竟何时启动之后,大范围的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将正式开始。01山东牵头14省参与200个国标中药配方颗粒集采开始8月17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中药配方颗粒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在继牵头全国范围内首个中药饮片联采之后,山东再次牵头针对中药配方颗粒开展集采。本次中药配方颗粒联盟集采由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海南、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个省级单位组成省际联盟,针对具有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的200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开展,涉及金银花、北柴胡、炒酸枣仁、当归、党参、白术、连翘、人参、陈皮、丹参、黄连等。中药配方颗粒联盟集采的约定采购量按照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70%确定,各品种采购周期和多数集采一致,也是2年。早在两年前的2021年12月12日,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与三明采购联盟在厦门联合召开会议,合并成立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宣布由山东牵头开展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中成药联盟采购工作。2022年6月28日,山东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医保支持政策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再度提到要规范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采购和销售。例如,中药配方颗粒实行挂网采购,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挂网和开展集中带量采购......02线下开展议价40%降幅是中选安全线后续这轮中药配方颗粒集采系列的进展——通知、公告、中选结果等信息,将通过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全国首次的中药配方颗粒联盟采购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议价工作将通过线下,现场进行。似乎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中药配方颗粒集采的规则格外的简单。拟中选企业的确定主要是看报价降幅——申报品种报价降幅达到40%及以上的企业,全部获得拟中选资格。如果报价降幅不足40%的企业获得了拟中选资格,须报价≤同品种所有有效申报企业最低报价1.5倍,且视报价降幅达到40%及以上企业的数量,按照报价由低到高顺序确定,如下表所列:也就是说,报价降幅在40%及以上的企业数量越多时,降幅小于40%的企业拟中选的名额越少、概率越低,这一规则主要是推动药企的同品种组间降幅竞争,而40%是药企的中选安全线。出于供应安全的考虑,中药配方颗粒联盟集采还设定了补位供应的规则,一旦拟中选企业产能不满足联盟约定采购量,就根据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与未获得拟中选资格的企业进行议价谈判,接受不超过拟中选价格算术平均值的(即多家中选企业报价的平均值),获得拟中选资格。至于约定采购量分配原则,由医院在供应该医院所在区域的中选药品中分配——其中,报价降幅≥40%的中选产品,分配量不少于约定采购量的80%,剩余20%可从所有中选产品中自主分配。总体来说,首轮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未对产品设置分组,对于企业的要求主要是质量、供应,无违法和失信行为这三个维度。03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酝酿已久千亿市场变局将至中药配方颗粒因标准不统一、是否纳入医保、医院终端配药机替换等问题,迟迟没有进入集采。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结束,中药配方颗粒国标推出,直接挂网,医保覆盖全面推开等,中药配方颗粒进集采的条件逐渐成熟。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广东、福建、辽宁等多省均推进过中药配方颗粒挂网。国家医保局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126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十分重视对于加快将中成药及配方颗粒纳入集中采购的建议,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完善中成药及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坚持质量优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从价高量大的品种入手,科学稳妥推进中成药及配方颗粒集中采购改革。近几年来,我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模扩张加速,已从2017年的108亿元扩张至2021年的252亿元,2021年同比增速高达32.87%。多家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中药配方颗粒的集中采购有望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在阳光下公平竞争的平台,挤出中间流通环节的费用水分,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将从原来的“回扣竞争”转向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在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之前,我国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被6家试点企业分食,包括江阴天江、华润三九、广东一方、四川新绿色、北京康仁堂、南宁培力等。其中,江阴天江、广东一方均被中国中药收购,因此中国中药是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绝对龙头,独占半壁江山,红日、华润三九则稳居第二阵营。虽然后续省级试点逐渐开放,部分企业分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龙头企业依然是主力。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太龙药业、神威药业的中药饮片(含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材等)营收分别为60.29亿元、18亿元、3.33亿元、3.2亿元。华润三九2020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后,参与企业不再受到牌照限制。同时,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由二级以上中医院扩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范围扩大,吸引更多玩家入局。中药颗粒赛道随着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市场格局持续迭代,叠加集采的启动,千亿量级市场的新变局将至。附:文章来源:遥望颜色赛柏蓝